普者黑旅游景区,“普者黑”是彝族语言,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总面积为38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景区内的地貌以滇东南岩溶区和高原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景区内256个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连贯通,4万亩野生荷花婀娜多姿,6万亩高原喀斯特湿地让人叹为观止,壮、苗、彝等少数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被建设部专家誉为“世间罕见、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这些湖泊和溶洞相互贯通,形成了40公里的水上旅游航线。
以“水上田园、彝家水乡、荷花世界、岩溶湿地、湖泊峰林、鱼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有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灵秀,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神韵。特色景点西荒坝湿地、天鹅湖、蒲草塘湖、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雄狮卧波、青龙山观景台、火把洞等。
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
独特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湿地总面积1107.4公顷,其中湖泊面积529.5公顷,沼泽面积205.5公顷,林地面积259.1公顷,其它面积113.3公顷。园内植物465种,隶属119科332属,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5种,即菱科的野菱、水鳖科的海菜花、水龙骨科的扇蕨、黑黄檀、心叶蚬木、粉背叶人字果、金荞麦、球花石斛、玫瑰石斛、香水月季、小白及、鸟舌兰、竹叶兰、禾叶竹叶兰、石豆兰。珍稀濒危植物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三种,即海菜花、野菱、扇蕨。鱼类18种,隶属4目6科,分布有丘北盲高原鳅和丘北金线鲃等2种地方特有鱼类。两栖动物6种,爬行动物10种,兽类16种,鸟类145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翅鸢、黑鸢、雀鹰、松雀鹰、普通鵟、红隼、褐翅鸦鹃,领角鸮、黄喉貂等9种。
天鹅湖景区:
位于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内,湿地与石山峰林融为一体的奇山秀水,万鸟齐聚的高原水乡景象。天鹅湖候鸟栖息地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2.6平方公里,集喀斯特孤峰群、湖泊群、溶洞群和湿地生态群,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四种类型。目前,已有各种候鸟近万只。
天鹅湖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兽类及鸟类共200余种。可以看到白骨顶鸡、钳嘴鹳、白鹭、斑嘴鸭等鸟类。湿地植物有海菜花、金银莲花、细金鱼藻、龙舌草、野菱、野生荷花等。您可以漫步、徜徉于园区之中,观看鸟儿们嬉戏于水中。
柳叶小舟
随小舟荡漾于清澈透明的湖面,来一场心无旁骛、酣畅淋漓的激情打水仗,尽情与水亲近、与大自然亲近。荡舟在相连贯通的蒲草塘、仙人湖、普者黑湖,经过彝族村寨仙人洞村和汉彝杂居的普者黑村,夏季的荷塘,炊烟袅袅的村庄,远处的孤峰,汇聚成一幅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
画舫船
乘坐画舫船沿着曲折环绕的水路,湖岸孤峰林立,湖中峰影遥遥,船过景移,其景变幻无穷。您可以随着船只缓缓摇摆的身姿在碧绿的湖水中欣赏山外有山,山水相依的奇景,在这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中,体验真正的人间仙境。
竹筏船
普者黑喀斯特高原湿地,春天,芦苇吐翠,满目青绿,成群水鸟到处闲游漫步;夏天,坝满谁溢,鱼跃水面,鸭戏苇中,凌叶露珠滚滚,荷花芬芳吐艳,一派水乡渔歌此起彼伏;冬天,坝静水碧,芦花缤纷,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在云贵高原南面的青海之中,苍鹭翩翩划过苍穹。
溶洞
喀斯特溶洞无疑是普者黑最大的看点,目前开放的有月亮洞、火把洞、观音洞和仙人洞,洞内不仅有形形-的钟乳石,还有不少的神话传说。火把洞和月亮洞是连通的,通常步行进入,乘船而出。观音洞已经成为寺庙性质的景点。这三个洞是在一起的,可以一并游玩,仙人洞则较远,在仙人洞村附近,洞内还保留有古人生活的遗迹,需乘船入洞后上岸步行参观。
在普者黑景区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苗、彝等少数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这些纯朴的民风民俗和厚重的民族文化为普者黑旅游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普者黑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境内,距丘北县城1公里,距文山州府113公里,距省会昆明280公里,距文山砚山机场85.7公里,距普者黑高铁站9.8公里,至普者黑收费站30.7公里。由于2013年湖南卫视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曾在此取景,而被众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