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鸡足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首座弟子饮光迦叶守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到元、明两代,形成了以迦叶殿为主的八大寺七十一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三十六寺七十二庵,常住僧尼数千人的宏大规模,形成了“金殿空中香迷雾,十里松风吹不断”的盛况。
鸡足山,最高海拔3248米,相对高差1486米,摩天凌云、雄峙天南。苍崖万仞,翠微千里,高峻险拔,因“前列三峰,后拖一岭,俨然鸡足”而得名。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共有40余座奇山、13座险峰、34座崖壁、45个幽洞,另有泉潭百余,岗岭谷壑无数。
鸡足山的自然景观极为丰富,古人用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七兽、八景来概括鸡足山的自然景观。鸡足山共有“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其中著名的大寺有金顶寺、传灯寺、太子阁、九莲寺、迦叶殿、石钟寺、寂光寺、慧灯庵等。除寺院外,还建有轩、亭、角、堂、坊、塔、殿等200余座,桥梁18座 。
金顶寺
位于天柱峰上,是鸡足山较高的寺庙。始创明代,2005年重修,据说使用黄金修葺,十分华丽。天气好的时候,在金顶寺可远观苍山洱海,甚至还能看到丽江的玉龙雪山。塔高42米,方形密檐,内7级,外13级,石础砖身,穿云阻日,直刺苍穹。
迦叶殿
初名袈裟殿,迎供阿难亲手雕刻的檀香木迦叶像,于是更名为迦叶殿。新建的迦叶殿面貌焕然一新。三重大殿,一重为弥勒殿,供弥勒佛和四大天王。二重为观音殿供千手千眼观音。殿内画有“灵山会”场境壁画。紧靠迦叶殿南侧为祖师殿(寺僧称四重殿),内塑释迦牟尼塑像,殿壁画释迦牟尼和随身弟子、十八罗汉壁画。
祝圣寺
原名迎祥寺,是鸡足山中久负盛名、保存较好的寺庙。它是清代高僧虚云和尚得慈禧资助而修建的,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寺门左侧高大照壁上绘的《鸡足山全景图》不可错过。
灵山一会
在鸡足山脚,矗立着一座雕梁画栋,檐牙高啄的牌坊,它就是著名的灵山一会牌坊,人们习惯地称为“山门”。这牌坊是浮华的尘世与清净的佛国的分界线,走进牌坊就走进了人间净土,庄严佛国。佛家这样说: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佛祖释迦牟尼曾于此设坛讲经,当时有上百亿天人,聚集在这里听佛祖说法。因此,佛家就把这里叫做灵山一会。
华首门
被佛教徒称为“中华第一门”。佛祖涅槃后,迦叶遵照旨意,手捧佛祖生前所穿之金缕袈裟入定华首门,开始于寂静中等待未来佛——弥勒降生。
石钟寺始建于唐代,是鸡足山最古老的大寺院。历史上石钟寺一直是禅宗的主要寺院。有一位藏区活佛到鸡足山华首门礼拜迦叶归来,到大雄宝殿后休息,不料一卧不起,圆寂在此。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他歇息的地方,按他圆寂的样子,塑了尊卧佛像,从此藏族同胞就将石钟寺作为藏传佛教的道场来朝拜。
空心古树
在鸡足山的古树名木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原悉檀寺遗址附近上山游道旁历经1700多年的静禅古树,即著名的空心树。该树属高山栲,高18米,基径斜面直径4.5米,七八人方能合围。洞内径2.7米,高3.5米。可同时容纳20人左右。
玉龙瀑布
形态无常,因季节不同展示出的景观亦不相同。夏秋雨季,山饱水丰,玉龙瀑布如飞花溅玉,水雾迷朦。天晴日丽,阳光照射水雾溶于水滴,化出数道彩虹环绕洁白的瀑流。冬天来临,山渐寒水渐瘦,瀑布渐渐收敛起夏秋雨季的磅礴、壮美之气,一场春雨之后,瀑布犹如白练,飘拂在青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