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塔,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位于塔山公园内。砖砌密檐楼阁式方形古塔,唐渤海年间(698年~926年)唐代建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灵光塔由地宫、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每层檐的四角都悬有响风铎,底层的檐下四面均有纹饰花砖,并镶嵌着字型巨砖,从正面向右依次为“王、立、国、土”字四字。
灵光塔为砖砌楼阁式空心方塔,共五层,层层收分,通高13米。
塔身均磨砖对缝、黄泥作浆,叠涩式塔檐,底边长3.3米、顶边长1.9米。
塔内层间砌成平行叠涩顶并留有空间上下贯通。
塔下有地宫,向南接甬道,有土阶可通往地面。
灵光塔是渤海国仿唐建筑的代表,显示了渤海时期精湛的造型艺术。灵光塔是唐代渤海盛行佛教的历史见证,也是唐代渤海高层建筑的实例。灵光塔分别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954年、1984年进行了三次程度不同的维修,今仍以原风貌耸立在原址。由于历经风霜及火山爆发,塔身向南倾斜40厘米左右。为了防止古塔继续倾斜,于1984年维修时在塔内加设了支撑钢架。
灵光塔附近有三峰:一览峰、田白峰和葡萄峰。登瞻白峰,可遥观长白山天池。传说,此塔历经沧桑,大海变迁,万物倾覆,唯有此塔独存,似“一柱进天”。